《表1 计算方案:不同尾管后轴承模型在轴系校中计算中的比较》

《表1 计算方案:不同尾管后轴承模型在轴系校中计算中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尾管后轴承模型在轴系校中计算中的比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比较不同尾管后轴承的校中模型对校中计算结果的影响,针对尾管后轴承,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校中计算(如表1所示),分别将其简化为单支点、双支点和多支点模型,并对各计算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谓尾管后轴承的单支点模型,就是将尾管后轴承简化为一个支点。其支点位置,一般为距离尾管后轴承后端1/7~1/3的轴承有效长度;尾管后轴承的双支点模型就是将尾管后轴承简化为两个支点,分别位于尾管后轴承的最前端和最后端;尾管后轴承的多支点模型就是将尾管后轴承简化为多个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