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间隔织物、细菌纤维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孔径对比》

《表1 间隔织物、细菌纤维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孔径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细菌纤维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过滤性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材料的孔径及分布情况是表征其过滤性能的重要参数,通过孔径分布图可以清晰直观地反映某一孔径在一定范围内所占的百分比,从而影响材料对粒子的捕捉效率。表1为间隔织物、细菌纤维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的孔径对比,图2为间隔织物、细菌纤维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孔径分布图。由图可知:间隔织物复合前后孔径分布的变化非常明显;复合之前间隔织物的孔径分布范围较广,其中孔径分布在700~750μm之间的间隔织物占51.57%;复合之后细菌纤维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的孔径分布相对更为紧凑,孔径分布在0.22~2μm之间的复合材料占78.58%,这说明复合对改善间隔织物孔径分布有显著效果。从图还可以看出:间隔织物、细菌纤维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均呈现半正态分布的趋势,这是因为所测材料的孔径是确定的。复合之后细菌纤维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的平均孔径明显缩小,由738.65μm降低到377nm(见表1)。根据纤维过滤理论[17]可知,平均孔径缩小表明材料的拦截和筛分作用将会更加明显,对直径更小的微尘颗粒具有明显的捕捉作用,更容易形成深层过滤。最大孔径是影响材料过滤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均匀的孔径分布更容易使材料的整体过滤效率达到最优状态[18]。所以细菌纤维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孔径均匀度的提高以及最大孔径的缩小对提高过滤效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