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中国的亚太价值链深度与浅度嵌入度》

《表2 中国的亚太价值链深度与浅度嵌入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嵌入亚太价值链的模式演进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双重嵌入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单位:%

进一步考察中国嵌入亚太价值链的深、浅度发现(参见表2),在考察期内,无论从总体上还是从分行业而言,中国的亚太价值链深度嵌入度均显著小于浅度嵌入度,这说明中国向亚太地区的中间品增加值出口大都被进口经济体直接吸收(简称为直接中间品出口),仅有小部分被进口经济体加工再出口(简称为间接中间品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各行业对其他亚太经济体价值链生产活动的影响力相对有限。需特别注意的是,中技术行业的亚太价值链深度与浅度嵌入度均最为凸显,低技术行业次之,高技术行业最低。由此可见,中国对亚太中技术行业价值链下游经济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相对较强,而对亚太高技术行业价值链下游经济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相对较弱。从变动态势来看,无论从总体上还是从分行业而言,1995—2011年,中国的亚太价值链深度嵌入度呈不断上升态势;其中,高技术行业深度嵌入度的上升幅度最大,上升了6.75%,低技术行业次之(4.36%),中技术行业最小(2.43%)。相反,中国的亚太价值链浅度嵌入度呈持续下降态势;其中,中技术行业浅度嵌入度的下降幅度最大(15.26%),低技术行业次之(12.06%),高技术行业最小(0.01%)。由此可见,尽管中国各行业嵌入亚太价值链的深度相对有限,但其呈现不断深化的态势。这说明中国各行业对其他亚太经济体价值链生产活动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趋于强化,尤其是高技术行业更为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