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MPN患者各型心律失常发生率》

《表2 MPN患者各型心律失常发生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ET: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V: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MF:原发性骨髓纤维化;ET与PV组比较,aP<0.05

173例MPN中,51例患者(29.5%)被记录伴有心律失常,其中单项心律失常事件41例(23.7%),2项以上者10例(5.8%),ET、PV及PMF三组间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心律失常类型有:窦性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AF、传导阻滞(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以及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房性早搏、室性早搏。AF(8.7%)、传导阻滞(8.7%)和心动过速(5.2%)发生率居MPN患者前三位;ET、PV及PMF三型之间心律失常类型略有不同:ET组以AF(9.7%)最常见,其次为心动过速(7.8%)、传导阻滞(4.9%);PV组以传导阻滞(12.1%)最常见,其次为房性早搏(10.3%)、AF(6.9%),其中房性早搏发生率明显高于ET组(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F组类似PV组,以传导阻滞(25%)最多见。AF发生率在ET最高,为9.7%,PV和PMF组分别为6.9%、8.3%,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