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基于一元回归的环境因子对植物多样性及其比重的解释力Tab.1 Explanatory power of predictors on diversity and proportions of p

《表1 基于一元回归的环境因子对植物多样性及其比重的解释力Tab.1 Explanatory power of predictors on diversity and proportions of p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环境因子对滇西北地区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一元回归分析表明,来自生境异质性因子组的年均温空间差值、暖季均温空间差值、冬季均温空间差值和潜在蒸散量空间差值以及来自热量因子组的年均温、暖季均温、冬季均温、温暖指数、潜在蒸散量和最冷月潜在蒸散量解释率均超过50%的总体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异(表1).气候因子组中最有影响力的因子是最冷月潜在蒸散量(59.0%),生境异质性因子中,解释率最高的因子的冬季均温的空间差值(70.7%).对热带植物多样性而言,所有的环境因子的解释率均比较低(均低于25.0%),其中解释率最高的是来自生境异质性因子组的暖季均温空间差值,解释率为25.0%;气候因子组中,对热带植物多样性地理格局解释率最高的为干燥指数,解释率为18.6%(表1).对温带植物多样性而言,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来自生境异质性因子组的冬季均温空间差值,解释了温带植物多样性地理分异的73.8%.对温带植物多样性格局解释率最高的气候因子为最冷月潜在蒸散量(67.7%)(表1) .对热带植物的比重格局而言,气候因子组和生境异质性因子组中解释率最高因子分别为最冷月潜在蒸散量和冬季均温空间差值,其解释率分别为77.3%和73.0%(表1).对温带植物比重格局而言,来自气候因子组和生境异质性因子组解释率最高的因子亦分别为最冷月潜在蒸散量和冬季均温空间差值,解释率分别为78.9%和71.4%(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