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享受型消费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Ordered Probit模型回归结果》

《表3 享受型消费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Ordered Probit模型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享受型消费是否提高了居民幸福感——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代表在1%、5%、10%水平上显著,括号内数据为t统计量。

由于生活满意度是有序离散变量,本文采用了Ordered Pr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控制了省份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并进行稳健标准差处理。表3列出了基本回归结果,前两列考察了享受型消费的绝对值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其中(1)列为单变量回归,(2) 列加入了控制变量,可见享受型消费绝对值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后两列考察了享受型消费相对值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其中(3)列为单变量回归,(4) 列是加入控制变量后的结果,可见享受型消费占家庭总消费额比例更高的居民具有更高的幸福感。控制变量的结果则与以往研究较为接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和拥有汽车都会显著提高居民幸福感,这与李江一等[10]、银辉[20]的研究一致;但收入绝对值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幸福感的提升,这与奈特[21]、官皓[22]的研究结论相符,验证了在我国伊斯特林悖论的存在;拥有更多资产显著提高了居民幸福感,这与李江一等[10]的研究一致;身体更健康的人幸福感更强,这一点比较直观;城市户籍的居民幸福感更高,Tani的研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城乡经济状况和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所导致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