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态势》

《表1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态势》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当代数字经济的发展及其效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字经济的出现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使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学术界对数字经济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唐·塔普斯科特相关著作《数字经济》的问世,使数字经济逐渐进入学者的视野。[2]原美国经济事务商业部副部长Robert J.Shapiro (1999)在美国商务部报告中指出,1997年曾有预测分析认为,因特网将在2000年为零售业创造高达70亿美元的价值,但事实上在1998年几乎就超越了该水平的50%。[3]美国的数字经济时代,早在20世纪末就已变为现实。[4]那么数字经济到底是何方神圣呢?杨占生、杨颜僮(2001)在论述数字经济内涵时指出,“由工业革命的经济学完成向信息革命的经济学的转化成为可能”[5]。客观地讲,其正是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基于从工业革命向信息革命转型的过程而衍生的新兴经济模式。根据《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8》的数据显示[6]459(参见表1),美国数字经济规模以10万亿美元的额度领先全球,且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态势,主要表现为规模不断扩张、融合特征显著、由消费向生产领域拓展、福利型数字经济表现突出、影响社会治理等多方面。以中国数字经济为例,2016年的同比增长速度位于全球较高水平,高达18.9%,总量也达22.6万亿元,中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在2016年为58.7%,其在GDP中的占比高达30.3%,比2015年度提升了2.8%,并在2017年创造了4.9万亿元的分享经济交易规模,涵盖诸多领域的共享发展和新兴业态。[6]460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数字经济具有相对突出的特点——开放性。倘若现代市场经济失去开放性的重要特征,基于物联网、电子商务和全球贸易而衍生的数字经济根本就无从谈起。接下来将做出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客观分析,力争探明开放型经济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的真实景象,为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可供参考的系统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