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氧化峰 (A1/A2) 和还原峰 (C1/C2) 之间的电压差值》

《表1 氧化峰 (A1/A2) 和还原峰 (C1/C2) 之间的电压差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纳米结构的LiNi_(0.5)Mn_(1.5)O_(4-δ)正极材料中倍率性能与形貌的依赖关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6是三个样品的容量电压微分曲线。与充放电曲线一致,所有的样品在4.7V区域有两个氧化还原峰。氧化峰(A1和A2)和还原峰(C1和C2)的差值可以来表征电极的极化程度[10]。Δ1和Δ2分别代表4.7V区域氧化峰和还原峰之间的差值。这三个样品的两个氧化峰和还原峰之间的电压差值如表1所示。烧结时间10h样品的ΔV最小,Δ1和Δ2分别是20mV和44mV。烧结时间15h样品次之。烧结时间30h样品一次颗粒粒度分布范围最大,电极极化也最大,Δ1和Δ2分别是67.3mV和70.1mV。一次颗粒较大可以导致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和导电剂之间的接触不充分。因此,一次颗粒越大,电导率越低,倍率性能越差。这一结论表明控制合理的一次颗粒尺寸对制备高性能电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