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图7中氧化峰的峰电位与峰电流密度》

《表1 图7中氧化峰的峰电位与峰电流密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Pt-WC/Mnt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7所示为Pt-WC/Mnt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对甲醇催化氧化的循环伏安曲线。为方便对比,将图7中的各个氧化峰电位和与峰电流密度列于表1。对于电极材料来说,Pt-WC/Mnt催化剂在该温度范围内催化性能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当催化剂由60℃降回到35℃时,仍能保持优异的性能。然而对于整个反应体系来说,温度对反应过程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上升,峰电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If峰电位发生正移。这是因为随着温度上升,甲醇在溶液中的热扩散作用加强,从而使得反应电流增大。但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甲醇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属放热反应,甲醇在电极表面的吸附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从而导致峰电流密度的下降。同时,温度的上升会导致甲醇挥发,也会使峰电流的下降。而对电催化氧化来说,电位正移不利于反应的发生。因此,存在一个最佳温度对甲醇氧化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本文结果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