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S站潮流椭圆要素》

《表3 S站潮流椭圆要素》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天津港主航道连续观测点潮流和余流特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椭圆短轴正(负)值表示潮流椭圆逆(顺)时针旋转,最大流速方向角是指椭圆长轴与Y轴(N向)顺时针旋转的夹角。

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式(2),即可获得各分潮东分量的调和常数,同理可获得北分量的调和常数。如果样本时间序列足够长,调和分析法就能够将频率相近的分潮分离出来,得到各天文分潮的潮流椭圆要素。本文采用PAWLOWICZ et al[14]提供的潮流调和分析t-tide程序包,对近31d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S站高精度的表、中、底三层主要分潮椭圆要素。程序根据观测的时间长度和采样频率自动选取了30个分潮,本文选取最为显著的O1、K1、M2、S2分潮以及浅水分潮M4、MS4等6个主要分潮分析天津港近岸海域的潮流特征。获得的潮流椭圆要素如表3所示。由计算得到的各分潮的调和常数分量可知,该海域各层半日潮流东、北分量的振幅均大于全日潮流的东、北分量,说明这一海域半日潮流占据主要地位,呈现半日潮流性质;对于4个主要分潮流O1、K1、M2、S2,东分量振幅均大于北分量振幅。潮流的运动形式可用潮流的椭圆旋转率K来表示,K为潮流椭圆短轴与椭圆长轴的比值,当K绝对值大于0.25时,潮流表现为较强的旋转性;当K绝对值小于0.25时以往复流为主。K值为正表示潮流沿逆时针运动,负值表示沿顺时针运动[15]。由表3可知各分潮椭圆短轴都显著小于长轴,除了MS4分潮和中、底层O1分潮的椭圆率绝对值大于0.25(表现为旋转流)以外,其他主要分潮在各层的椭圆率都在0.02到0.25之间,表明该站表现为明显的往复流形态。各个分潮的最大流速方向角主要在120°左右摆动,大致沿着该站点等深线的方向,为NW—SE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