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05—2017年省级层面预算执行进度滞后的平均值 (亿元, %)》

《表2 2005—2017年省级层面预算执行进度滞后的平均值 (亿元, %)》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政府预算执行进度滞后问题研究:整体状况与地区差异——基于全国、省级与地市级的财政数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CEIC数据库,历年《中国财政年鉴》,历年《全国地县市财政统计资料》。注:由于最新的、较为完整的省级层面的财政资金结余结转数据只公布到2016年,所以表中的财政资金结余结转以及财政资金结余结转占比数据的时间段实际上为2005—2016年,图1、表3也是如此。

从平均水平看,将全部省份视为一个整体,如表2所示,其12月份财政支出占比为20.33%,11—12月财政支出占比为29.92%、第4季度财政支出占比达36.62%,这反映了省级层面整体上存在政府年底“突击花钱”的问题。相应地,1月份财政支出占比、第1季度财政支出占比和上半年财政支出占比分别为5.22%、17.44%和40.27%,反映了省级层面财政支出进度存在“前低”的特征。从不同区域看,12月份财政支出占比东北省份和中部省份高于东部省份和西部省份。这可能与政府年底“突击花钱”程度和预算管理水平,特别是与经济发展水平、转移支付依赖程度以及财政压力相关。东部省份虽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财力更充裕,但由于其预算管理能力最高,年底“突击花钱”程度较轻。西部省份虽然转移依赖程度最高及预算管理水平也有待提升,但自身财力状况较弱、财政压力较大,财政资金本身就不够花,所以其年底“突击花钱”程度在四个区域中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