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0—2016年玉米产出及投入变动情况表》

《表1 2000—2016年玉米产出及投入变动情况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玉米生产要素替代关系及技术进步路径分析——基于主产省2000—2016年数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整理所得。

本研究选取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甘肃、山西、陕西、宁夏、湖北、四川、新疆、云南等17个省玉米生产面板数据。玉米产出用玉米单位面积主产品产量(Y)来衡量,劳动力投入(L)用单位面积用工量衡量,机械、化肥和其他投入分别用机械作业费(M)、化肥费(F)和其他投入费(C)来衡量,其中其他投入费由物质与服务费扣除机械作业费和化肥费得出。土地生产率(Y/A)以每亩主产品产量表示,劳动生产率(Y/L)以亩均单个劳动力所创造的主产品产量表示,地劳比率(A/L)以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的比值表示。亩均玉米主产品产量、劳动力投入、化肥投入、机械费用及其他投入费用等数据来源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由于要素的替代弹性是指在给定产出和其他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两种要素的价格相对变动所引起的两种要素投入比例的相对变化,而机械与劳动力的比价在2000年后才呈现出明显变化趋势;加之玉米机械化起步晚,在进入21世纪之后才出现大规模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因此本研究选取的时间维度为2000—2016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7年)。为了消除价格变动影响,利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将机械作业费、化肥费和其它投入费折算为1980年的不变价格。极个别缺失数据根据《农村统计年鉴》和相应省份的《统计年鉴》采用前后两年平均法补全。主要变量2000—2016年的玉米产出及投入变动情况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