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分阶段驱动因素赋值、最优策略组合、最优知识转移绩效表》

《表2 分阶段驱动因素赋值、最优策略组合、最优知识转移绩效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民参军”知识转移过程驱动因素与策略匹配——军民融合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依据QSIM算法的特点,本文将所有因素的初始变化趋势值qdir定义为0,为能有效对比策略的效果,将知识转移绩效的初始状态值定义为1,以最终系统收敛时的知识转移绩效指标值来衡量策略的优劣。同时,课题组通过实践调研发现,跨入21世纪以来,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借助各种有利条件,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就业规模明显扩大,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力量不断增强。相对于军事产业,在产品种类和产品指标上形成优势地位,为民用技术进入军事领域提供了能力保障。并且,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结合西部地区实际状况,各省、市政府均为高技术企业发展提供了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提高了电子信息企业发展壮大的积极性。因此,本文以电子信息行业作为“民参军”典型行业[46]进行知识转移算例数据模拟仿真。结合对其行业内军事应用大致状况的分析结果,对所有驱动因素进行初始现状的模拟赋值,并进行仿真研究,在第一阶段运行完成之后,以上一阶段的最终状态作为下一阶段的初始现状再次进行模拟仿真,直至系统达到稳态。最终赋值数据与仿真结果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