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二叠纪高镁火山岩包体主量元素及峨眉山玄武岩岩石化学平均组成 (%)》

《表2 二叠纪高镁火山岩包体主量元素及峨眉山玄武岩岩石化学平均组成 (%)》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滇东南建水地区高镁火山岩包体的成因和构造背景》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序号1~2数据分别来源于文献(潘杏南等,1987)中204、608个样品的平均值;3数据来源于文献(熊舜华和李建林,1984)中62个样品的平均值;4数据来源于文献(陈智梁和陈世瑜,1987)中114个样品的平均值;5数据为本人在收集文献(侯增谦等,1999;宋谢炎等,2001)中选取的53个

高镁火山岩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2)显示,SiO2含量为45.11%~45.93%(平均值为45.59%),Na2O含量为2.14%~2.31%(平均值为2.20%),K2O含量为0.67%~0.81%(平均值为0.74%),MgO含量为10.28%~11.12%,Na2O含量为2.14%~2.31%,全碱含量变化在2.89%~2.99%.P2O5含量(0.28%~0.32%)偏低,CaO含量(9.66%~10.03%)、Al2O3含量(12.93%~13.19%)偏高.样品烧失量较高,可能是包体岩石蚀变严重导致.在火山岩SiO2-(Na2O+K2O)(全碱-氧化硅TAS) 图解中,样品均落在碱性玄武岩系列与亚碱性玄武岩系列界线以下,属于亚碱性玄武岩系列.在AFM图解中,样品均落入拉斑玄武岩系列,并具有一定富铁的趋势,这种趋势可能反应岩浆在结晶过程中橄榄石分异的结果.MgO与CaO、Al2O3、SiO2、TiO2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反映了部分熔融程度较低以及以橄榄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全铁与MgO的含量变化并不显著,说明富铁矿物分离结晶作用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