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赵各庄井水位及水温同震响应特征》

《表3 赵各庄井水位及水温同震响应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赵各庄井地下流体的映震响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响应特征筛选和计算结果(表3)可知,赵各庄井静水位同震响应时间最短的是2008年汶川MS 8.0地震和2004年10月23日日本MS 6.7地震,震后9分钟井水位即响应;而响应时间最长的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MS 7.7地震,震后33分钟后才响应。2004年9月5日,日本本州发生了MS 7.0和MS 7.3地震,两者相隔时间为290分钟,分别在震后10分钟和11分钟出现了响应。而2006年12月26日,中国南海发生了2次地震,震级分别是MS 7.3和MS 6.8,水位的响应时间分别为20分钟和12分钟。整体来看,对于7—8级地震水位具有显著的响应能力,一般响应时间为10—20分钟。根据震中距与响应时间关系拟合图(图5),获得拟合曲线斜率为3.28,推测在水位同震响应过程中地震面波起到了主要作用(牛安福等,2005)。此外,由图5可以看出,震中距越大响应时间越长,震中距越小响应时间越短,当震中距小于3000km时,曲线的拟合性最好,数据最集中,说明在此震中距内,水位的同震响应更规律,效果也更好。当震中距相同或相近时,如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MS 8.8地震和2005年3月29日苏门答腊MS 8.4地震,2次地震的井水位响应时间也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