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压力感知对睡眠质量的预测模型》

《表2 压力感知对睡眠质量的预测模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学生压力感知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一个两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在进行分析前,所有变量均已中心化处理。(2)研究在对中介效应的简单斜率分析时,分别计算平均社会支持(M)的中介效应,高、低社会支持(M±1SD)的中介效应及高、低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差异。(3)表中省略了协变量、截距等数据。

研究采用PROCESS软件的模型59,以性别、年龄、年级、学院、总体身体健康、每月可支配收入、每日上网时间、运动锻炼时间为协变量,以压力感知为自变量,睡眠质量为因变量,负性情绪为中介变量,社会支持为调节变量进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发现,压力感知对睡眠质量的直接效应、负性情绪的中介效应、社会支持对压力感知与负性情绪的调节效应和社会支持对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的调节效应均显著(P<0.05)。然而,社会支持在感知压力和睡眠质量之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P>0.05)。鉴于上述结果,本研究改用PROCESS软件的模型58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大学生的压力感知显著负向预测其睡眠质量(B=-0.29,95%CI=-0.37—-0.21);大学生压力感知显著正向预测其负性情绪(B=0.67,95%CI=0.64—0.70);大学生负性情绪显著负向预测其睡眠质量(B=-0.20,95%CI=-0.28—-0.13)。负性情绪在压力感知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对这种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为了分析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中介效应量,本研究对中介效应进行简单斜率分析[26]。以平均值的正负1个标准差为标准,区分调节变量的高、低水平对中介效应进行简单斜率分析。结果发现,当社会支持得分为均数时,负性情绪在压力感知与睡眠质量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量B=-0.14,95%CI=-0.19—-0.08)。当社会支持得分低于一个标准差时,负性情绪在压力感知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也显著(中介效应量B=-0.18,95%CI=-0.25—-0.11),但负性情绪的中介效应值相比社会支持为均数时的中介效应上升了约35%;当社会支持得分高于一个标准差时,负性情绪的中介效应也显著(中介效应量B=-0.09,95%CI=-0.16—-0.03),但负性情绪的中介效应值相比社会支持为均数时的中介效应下降了约30%。并且,高、低社会支持得分下的中介效应差值显著(B=0.09,95%CI=0.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