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贵州省黔西县大寨地区绿豆岩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

《表2 贵州省黔西县大寨地区绿豆岩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贵州省黔西县大寨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绿豆岩矿物学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绿豆岩凝灰质的红外光谱曲线见图4a。样品在3606.23cm-1附近出现一个强的吸收峰,为吸附水和层间水的OH-1振动峰(表2);3424.96cm-1与1639.20cm-1属于矿物层间水振动峰;1087.66cm-1与995.09cm-1属Si-O振动与面内Si(Al)-O振动;835.03cm-1属于Si(Al)-O与Si-O-Si(Al)振动;796.46cm-1与777.17cm-1属于Si-O-Si振动;684.61cm-1属于Si(Al)-O与SiO-Si(Al)振动;514.90cm-1、470.55cm-1、437.76cm-1属于Si(Al)-O振动。根据红外吸收光谱高频区段(4000 cm-1~3000 cm-1)高岭石在3700 cm-1和3620cm-1附近各有一个强的或中等强度的锐吸收峰,且3700cm-1附近的吸收峰大于3620cm-1处的吸收峰,蒙脱石在3620cm-1附近有一个宽度较大的吸收峰和3400cm-1附近有宽缓的吸收带,伊利石在3620cm-1附近出现一个中等强度的吸收峰[18],表明绿豆岩凝灰质黏土矿物成分为伊利石、蒙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