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太阳—大寨地区龙马溪组泥浆漏失位置裂缝信息统计》

《表2 太阳—大寨地区龙马溪组泥浆漏失位置裂缝信息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叠后地震数据的裂缝预测与建模——以太阳—大寨地区浅层页岩气储层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龙马溪组页岩离散裂缝的活化是引起钻井过程中泥浆漏失的主要原因。通过统计多口井多处泥浆漏失的位置并与裂缝发育的位置匹配,可以看到泥浆漏失发育的位置都有离散裂缝发育且发育的级别较高,尤其是浅层页岩气中的裂缝在钻井过程中更容易被活化,从而引发漏失风险[22-23]。统计结果显示,太阳—大寨地区龙马溪组完钻井泥浆漏失24处,累计泥浆漏失353 m3,漏失位置与裂缝发育位置相对应,漏失位置的水平井轨迹与离散裂缝近垂直,离散裂缝接近平行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