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自组装短肽水凝胶的相关止血研究》

《表1 自组装短肽水凝胶的相关止血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自组装短肽水凝胶:止血效应与机制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对自组装短肽止血材料的不断研究,发现短肽水凝胶具有以下新颖的止血特性:(1)RADA16类自组装短肽的止血作用并不是通过凝血或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通常在损伤后一两分钟后开始,此外,透射电镜观察也未发现自组装短肽材料引起血小板聚集[6]。有研究报道,L型精氨酸(R)具有抗血栓形成效应,可能解释了含精氨酸的自组装短肽水凝胶不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现象[39];(2)自组装短肽首先接触体液中的电解质后,促进了短肽自组装和进一步形成孔径50-200 nm的网状水凝胶结构。水凝胶覆盖于出血组织表面,快速填充和适应不规则伤口,形成纳米纤维屏障,阻止了细胞和体液的溢出;(3)短肽的浓度越高自组装的纳米纤维就更多,血液凝集活动变的更快。含红细胞的血液中,离子和电荷可加速短肽自组装成纳米纤维[40];(4)有研究报道,可用的生物材料应产生少于2%的溶血,较高程度的溶血表明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差[41]。数据表明自组装短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提供了一个可接受的溶血水平[20-21]。RADA 16-Ⅰ似乎仅诱导红细胞的黏附而没有损伤细胞膜,且形成的纳米纤维屏障避免了红细胞暴露于空气中而发生降解;(5)自组装短肽水凝胶的弹性模量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达到最佳的止血效果,只有当短肽水凝胶紧密贴合伤口时,才能更好地耐受血管搏动,发挥最大止血效应[19];(6)多数的止血材料是不透明的,因此不能观察到伤口内部止血情况。自组装短肽水凝胶为无色透明生物支架,可清晰地观察到伤口内部止血状况;(7)自组装短肽水凝胶降解产物为天然的L型氨基酸,可被周围组织再吸收,用于修复。自组装短肽材料的相关止血研究,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