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3×4析因设计因素表》

《表1 2×3×4析因设计因素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脘”“足三里”不同刺激参数组合对正常大鼠胃内压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动物适应性饲养1周后,采用2×3×4析因设计,将上述9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1)电针1组(“中脘”1mA加“足三里”1mA,“中脘”先针,下同);(2)电针2组(“中脘”1mA加“足三里”2mA);(3)电针3组(“中脘”1 mA加“足三里”4mA);(4)电针4组(“足三里”1 mA加“中脘”1mA,“足三里”先针,下同);(5)电针5组(“足三里”2mA加“中脘”1mA);(6)电针6组(“足三里”4mA加“中脘”1 mA)。每一组分别记录大鼠电针前1min(Pre-EA),电针0~30s、30~60s、60~90s、90~120s胃内平均压,并计算0~30s、30~60s、60~90s、90~120s4个时间段电针干预对胃内压的变化倍率值(胃内压变化倍率=干预平均胃内压/干预前平均胃内压×100%)。析因分析各因素各水平见表1。电针流程图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