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材用云南松原种质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的遗传多样性》

《表3 材用云南松原种质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的遗传多样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策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QG,种质数量;NPL,多态位点数;PPL,多态位点百分率;Na,等位基因数;RRA,等位基因保留率;Ne,有效等位基因数;H,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I,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t,群体总的遗传多样性;Hs,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下同。

本研究采用10对SRAP引物对780株云南松材用种质进行扩增,共扩增出669个多态位点,平均每对引物获得66.9个多态位点,用于构建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研究结果显示(表3):与原种质相比,材用云南松4个抽样比例(40%、30%、20%、10%)种质子集的多态位点数(648~608)、多态位点保留率(96.85%~90.88%)、观测等位基因数(1.969~1.909)和等位基因保留率(98.43%~95.4%)均随着抽样比例的减小而降低,但多态位点保留率仍保持在90%以上且等位基因保留率均大于95%;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群体总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5个评价参数,均随着抽样比例的减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最小值均为10%抽样比例种质子集,同时该子集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小于原种质。因此,从遗传多样性来看,40%、30%和20%抽样比例种质子集相较于10%抽样比例种质子集对原种质的代表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