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锆化处理5182铝合金表面第二相颗粒和基体的EDS能谱分析Tab.2 EDS analysis of intermetallic particles and substrate of Zr-t

《表2 锆化处理5182铝合金表面第二相颗粒和基体的EDS能谱分析Tab.2 EDS analysis of intermetallic particles and substrate of Zr-t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5182铝合金表面锆化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wt.%

图4为5182铝合金在最优条件下(pH=4.5,浸泡时间为2.5 min)进行锆化处理后的样品表面形貌。在较低放大倍数下(图4a),样品保留了碱蚀处理的形貌,表面无明显变化;当进一步放大样品表面后,可见网状形貌(图4b),这与碱蚀过程中杂质原子的偏聚有关[21]。然而,从超薄切片的截面(图4c)可以看到,在样品表面形成了一层50~100 nm厚的薄膜。表2给出了图4a区域中第二相颗粒及基体的EDS成分分析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无论在第二相颗粒上,还是合金基体上,均检测到锆元素,证明了锆化膜的存在。另一方面,第二相颗粒上的锆含量在1.21%~11.70%之间,且显著高于基体上的锆元素含量(~0.75%),说明锆化膜优先在第二相颗粒的位置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