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预涂不同合金粉焊接后接头不同位置 (见图4) 的EDS分析结果 (原子分数) Tab.2 EDS analysis results of different positions (shown

《表2 预涂不同合金粉焊接后接头不同位置 (见图4) 的EDS分析结果 (原子分数) Tab.2 EDS analysis results of different positions (shown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添加不同合金粉末激光熔钎焊铝/钢异种金属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

由表2可知:预涂1#合金粉焊接后,位置1和位置2处的铝铁原子比分别为2.37,2.87,由此可推测近镀锌钢侧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为呈平面状生长的Fe2Al5,近铝合金侧生成的为针状的FeAl3;同时近铝合金侧硅原子分数为3.58%,由于Fe2Al5相在c轴方向存在大量空位,在焊接过程中硅原子扩散进入Fe2Al5晶格中占据了大量空位,降低了铝原子向镀锌钢中的扩散速率,导致Fe2Al5以层状形态向镀锌钢侧生长。预涂2#合金粉焊接后,位置1处的铝铁原子比接近2.5,位置2处的接近3,说明靠近镀锌钢侧呈舌形生长的为Fe2Al5,靠近铝合金侧的为FeAl3。预涂3#,4#,5#合金粉焊接后,在位置1处的铝铁原子比分别为2.53,2.39,2.85,位置2处的分别为3.16,3.23,3.42,表明近镀锌钢侧的金属间化合物为Fe2Al5,近铝合金侧的为FeA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