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大湾村通婚的具体情况》

《表1 大湾村通婚的具体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山地与平地:广西富川瑶、汉族亚族群边界研究——以富川县柳家乡大湾村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单位:人)

山地族群与平地族群成员在饮食、节日、服饰等方面差异并不大,虽然语言不同,但都能用富阳话交流。这两个族群习俗差异最大的是婚俗。过山瑶有独特的“两头扯”“女不嫁、男上门”的婚俗,并且认为“男孩女孩都一样”[7]。这是平地族群所无法理解的。平地族群遵循“男娶女嫁”的习俗,有“生男孩继承香火”“女孩迟早要嫁人”的传统观念。这两种不同的婚俗反映了两个族群内部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和价值取向。平地族群按照父系血统计算世系,祖先牌位上只有父系姓氏,男子是家中的经济顶梁柱,并且承担赡养老人的主要责任。山地族群由于具有同一血缘关系的祖孙父子或兄弟姊妹,姓氏不一定相同,所以无法计算出代系,他们记得自己有很多祖先,具体到哪一个在哪一代,他们也讲不清楚。当被问到女孩为什么不出嫁时,他们一致说:“父母老了要养父母啊!”在过山瑶族群中,女孩承担着赡养老人的主要责任。社会组织关系的不同,导致这两个族群虽然交往密切,但少有通婚的情况发生。因此,过山瑶族群形成了独特的通婚圈,并且在自己的通婚圈内进行族群内部的经济文化交流。比如,在山地族群文化圈中依然传唱着曲调古老的瑶歌,平地族群听不懂。再比如,山地族群男性长辈与男性晚辈之间传承木工手艺;平地族群的人大多数不爱学做木工,他们更喜欢讨论如何饲养更多家禽、种植更多蔬菜,以及如何卖掉家中的农产品。根据走访和统计,大湾村的通婚圈主要是富川县、钟山县、恭城县、江华县、江永县等地的过山瑶。大湾村通婚的具体情况如表1和图1所示。他们与这些地方有婚姻联系的过山瑶族群成员有着更强的族群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