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对虾养殖中典型抗生素的用药信息》

《表1 对虾养殖中典型抗生素的用药信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养殖对虾中抗生素的残留及其健康风险》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参考中国及主要对虾进口国家和地区(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渔药使用相关规定。

药物防治法是控制水产动物疾病最直接、最经济的方法,其中抗生素是首选药物,在现阶段的对虾养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文献报道[1-2,7-14],1993—2016年期间,先后有9大类共31种抗生素应用于对虾养殖业,主要包括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增效剂、大环内酯类和氨基酰胺类。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人们的用药习惯随着对药品的认识和病原菌的突变、适应在不断地变迁。2000年之前,氯霉素被认为是抑制弧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然而其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和细菌耐药性,目前已被欧盟、美国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水产禁用药物。同样,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因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等副作用也已被禁用。最近十几年来,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对虾养殖中应用最广泛、种类最多的一类人工合成抗生素,其中噁喹酸、恩诺沙星和诺氟沙星使用频率较高。另一类人工合成抗生素———磺胺类,一般与抗菌增效剂联合用于防治疾病。在对虾生产中常用的有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磺胺二甲嘧啶、甲氧苄氨嘧啶和甲黎嘧胺。除半合成及合成类抗生素之外,土霉素作为一种由链霉菌产生的天然四环素类,能有效地杀死大部分常见病原菌,从对虾养殖兴起使用至今。表1给出了1993—2016年对虾养殖中使用的几种典型抗生素及其用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