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3月5日播种8株黄花蒿幼苗数量》

《表1 3月5日播种8株黄花蒿幼苗数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闽南地区野生黄花蒿种子成熟与发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2月5日至3月20日,每隔15天,每株黄花蒿各取一个培养皿,加水发芽。文献报道[4,5],黄花蒿种子没有休眠期,10~25℃间均能发芽,最适宜发芽温度20℃。泉州地区[9]11月至5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20.1℃、13.7℃、12.9℃、11.9℃、14.5℃、18.6℃、21.8℃,最低气温很少低于0℃,从11月初至次年5月中旬,气温条件均适合黄花蒿种子发芽。8次不同时间的发芽实验,按50%发芽率计算,发芽天数最短6~8天,最长10~14天。3月份发芽的种子最快第4天可观察到胚根,15天以后没有新增幼苗(以观察到两片椭圆子叶计算)。图3为编号“A-03”株黄花蒿种子3月5日加水发芽后第6、8、10、12天,幼苗数2、12、61、76株。黄花蒿种子自然状态下发芽周期长达7天,发芽不够整齐。黄花蒿结籽率低,不同植株、不同果实中种子数量差异较大(见表1)。不同培养皿中幼苗数有极大差异,“A-02”株黄花蒿200颗果实只有45株幼苗,“A-08”株则有325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