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研究区域各边界信息》

《表1 研究区域各边界信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近10年青藏高原中东部地表相对湿度减少成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将研究区域水汽输送的研究定量化,通过净水汽输送通量公式,计算了各边界以及全区的净水汽输送通量(图5)。在图5中,1979-2014年高原东边界是唯一一条年平均水汽处于向外输出的边界[图5(a)],输出值为-7.42×107kg·s-1(表1),其他三条边界(南、西和北边界)的多年平均水汽输送都表现为输入[图5(b)~(d)],输入量分别为7.30×107kg·s-1、3.14×107kg·s-1和1.52×107kg·s-1(表1)。定量数据之后发现,高原的南边界年平均水汽输入的量值最大,是整个区域主要的水汽输入边界。从南边界逐年变化来看[图5(b)],通过南边界进入高原的水汽在2000年之前呈现波动状态,但是在2000年之后,该边界的水汽输送有减少的趋势。西边界向高原的水汽输送变化始终处于波动状态,并没有水汽量增加或者减少这样单边倒的变化[图5(c)];而北边界有水汽的输入,虽然在量级上最小,但其在2000年之后水汽输送的量和南边界一样都在减弱[图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