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主要变量与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1 主要变量与描述性统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县域学前教育共生发展现状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1可以看出,样本县在共生环境分问卷的园际关系、共生意愿、共生资源3个变量上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24、4.43、3.92,其中共生意愿得分最高,园际关系得分最低,反映了园所急切寻求“开放”的意愿与园际“冷清”关系之间的现实矛盾。从共生界面分问卷得分来看,异质园所在教师共生界面、园长共生界面、家园共生界面上的共生交互参与程度平均得分分别为3.20、3.54、3.19,在物质资源共生界面、信息资源共生界面上的共生交互参与程度平均得分分别为3.12、3.66,说明县域内异质园所之间开展共生交互行为的界面多元,且参与程度较高,其中信息资源共生界面和园长共生界面的参与程度最高,其次是教师共生界面与家园共生界面,在物质资源共生界面上的参与程度最低。从共生关系分问卷得分来看,县域内异质园所在利益关系、组织关系及外在组合形态上的均值分别为3.57、3.05、3.80,其中组合形态得分最高,在利益关系、组织关系上的得分不理想。从共生效益分问卷得分来看,县域内异质园所之间的共生交互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益,并获得了较好的认同,在直接促进园所发展上的平均得分为3.86,在间接促进县域学前教育整体发展上的平均得分为3.83。总体而言,样本县学前教育共生发展系统的共生环境、共生界面、共生关系等因素协同与共生交互的程度比较有限,共生发展水平不高,反映了各样本县学前教育共生发展系统均存在共生性要素“受抑”明显的问题,致使潜在的共生交互价值处于“钝感”状态,不利于县域内异质园所朝着“各美其美,美美大同”的方向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