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教师合作形式的调节效果》

《表5 教师合作形式的调节效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教师合作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46篇文献的元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其次,在不同教师合作形式上,研究结果如表5所示,组间效应差异检验指标c2=24.74,df=3,P<0.001,表明不同形式的教师合作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综合效应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实践共同体的效应值(SMD=0.50)最高,专业学习共同体和教师组(群)的效应值均为0.39,而以教师合作(统称)的效应值最低(SMD=0.28)。可见,具体而且有明确实践导向的教师合作对学生学业影响效应最强。文献梳理发现,形如评估实践、资料使用、课例设计等实践共同体的导向明确,而以教师合作统称的合作多为教师对具备合作属性的活动发生频次的感知,故而效应值较弱。这一点,正如维斯切(Visscher)所强调,具有一定实践导向的教师组对学生成绩会产生积极的影响。[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