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基准回归(年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

《表3 基准回归(年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差距》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上标*、**、***分别表示在10%、5%、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标准差。

表4为基于个人小时工资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的回归结果。回归结果显示:城市人均GDP每提高1%,导致城市内部收入差距扩大3.937%。基于表3的回归结果来看,可见,基于两种收入指标测算的基尼系数回归方程的影响程度十分接近。这也说明本文测算的城市内部基尼系数是相对稳健、可信的。此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二次项系数显著为负,且在两类城市基尼系数回归方程中的系数基本一致,分别为-0.148、-0.184。此外,在模型2、3中我们分别控制了城市中个人层面的平均收入、教育程度的基尼系数后,发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二次项的回归系数仍与模型1中的一致。并且,加入控制变量后发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城市收入差距的解释力增强了。此外,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平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城市,其收入差距越大,教育程度差距越大的城市,其收入差距越大。这也基本验证了前文的基本假设和数据描述规律,且与表2的结果一致。总体来看,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城市发展水平的二次项系数显著为负,基本验证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的关系。并且这种影响关系与表2中展现出的城市规模与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关系一致。在模型4中,加入教育基尼系数和城市人均GDP的交叉项,其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可见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升,教育基尼系数对城市收入差距的解释力增强,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不同技能劳动者的数量更多。在模型5中,进一步控制了人均GDP与平均收入的交叉项,其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可见越是发达的城市,其平均收入水平对城市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