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道路适宜性因子及标准》

《表2 道路适宜性因子及标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自发性跑步轨迹的城市街道空间特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天津市街区尺度确定距离分级,各分级数值越高,跑步适宜性越强。P1-1城市道路等级因子体现了路径选择对路宽、车流量、街道尺度的敏感度。路径分级遵循“众数取值,高值特异”的原则。一条路径若涉及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分级2-4)中的多个分级,则赋值为覆盖路径最长的分级,但由于快速路对跑步运动产生尤其明显的阻碍作用,只要其穿越快速路则该条路径取值为1。从道路等级与路径热度的柱状图表可看出两者的强相关性,即等级越低的道路,总体跑步热度越高(图10)。对省道、城市快速路做多环缓冲分析(图11),看出省道和城市快速路对跑步轨迹有很强的阻碍效应,轨迹多数贴边且不越界,很少有穿越的情况发生。可能是由于道路车流量和宽度均较大,对周边产生了空间分割。这些道路对跑步轨迹的热度也有影响,省道周边200m范围内几乎没有高热度的轨迹。可能是由于省道、快速路周边存在空气、噪声污染、交通安全隐患等不利因素,但由于桥下慢行系统和周边公园的建立,也存在个别聚集在省道立交附近的高热度点,说明正向作用力在该位置超越了交通对人流的阻碍力(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