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智慧城市建设客体的年度标记次数分布》

《表6 智慧城市建设客体的年度标记次数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客体研究: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从表6可以看出,总体上,智慧城市建设客体经历了“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其建设内容也在不断扩充。早期出现的建设客体内容较为抽象概括,表述内容较为单一。近年来,对于相似类型的建设内容,表述更加多样化,且词义区分越发精细,程度逐渐加深。例如,对于信息化类的建设客体,除了主要的“信息化管理”一词外,还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指代范围有所区别的词语,并存在“信息技术发展”“信息化产业结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等指代内容不同的词语。又如,2017年之后,智慧应用类内容增加了“智慧农业”“智慧航运”“智慧体育”“智慧粮食”“智慧博物馆”“智慧养老”“智慧水利”和“智慧供应链体系”等词语,反映出河南省对智慧城市建设正在从综合类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逐步趋向于实际应用客体中,河南省正在打造一座面向用户、面向产业升级,把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去的人性化城市。建设中的“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和“网络安全”(2008年),三者在以后的建设过程中也是被各个建设主体所重点关注的内容,贯穿了整个智慧城市建设历程。而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农业”“智慧博物馆”“智能装备”“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特色农业”“5G网络建设”“数字黄河金三角”和“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出现的最晚(2019年),说明智慧化城市建设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部分日常化应用在逐渐地被高科技所覆盖,但是智慧城市建设机制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完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