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相对中介模型的回归分析》

《表4 相对中介模型的回归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利他行为的关系:认知共情的相对中介作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模型中除性别角色变量,其余各变量都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带入回归方程。性别角色标准化后的均值差异大于1,因此标准化回归系数可能大于1。

采用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性别角色和利他行为中介效应进行分析,因为性别角色为分类变量,故采用Hayes和Preacher提出的相对中介分析方法。[23]选取未分化组作为参照组,创建三个虚拟变量(女性化、男性化、双性化)来考察性别角色相对于参照组的相对回归效果。结果如表4所示,女性化、男性化和双性化分别相对于未分化,对利他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973,β=0.911,β=1.118,p<0.01);女性化、双性化和男性化分别相对于未分化,对认知共情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940,β=0.689,p<0.01;β=0.385,p<0.05);当性别角色和认知共情同时进入回归分析中时,女性化(相对于未分化)、男性化(相对于未分化)、双性化(相对于未分化)和认知共情对利他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517,β=0.724,β=0.783,β=0.486,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