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部分植物MAPKK的分类》

《表1 部分植物MAPKK的分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APKK)对植物发育及抗逆功能的调控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植物中,根据蛋白质一级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MAPKK通常被分为A、B、C和D四组(Ichimura等2002;Hamel等2006),表1对部分植物的M A P K K的分类进行了总结。目前关于拟南芥MAPKK的研究较为充分,数据显示,A组可能在参与防御反应,介导植物激素、信号传导,提高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等方面,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Hamel等2006)。B组特有核转移因子(nuclear transfer factor 2,NTF2)结构域(Ichimura等2002;Hamel等2006),NTF2是一种小蛋白,介导Ran-GDP的核输入,并与Ran-GDP和含有Fx FG重复序列的核孔蛋白结合(Quimby等2000),如B组的拟南芥AtMKK3 (Ichimura等2002)、水稻Os MKK3 (Kumar等2008)、毛果杨Pt MKK3 (Hamel等2006)中均具有NTF2结构域。C和D组MAPKK基因没有内含子,这一现象在拟南芥(Ichimura等2002)、毛果杨(Nicole等2006)、水稻(Kumar等2008)、雷蒙德氏棉(Zhang等2016)、番茄(Wu等2014)、香蕉(Wang等2017b)等植物中得到了验证。除D组外,其余3组在VII和VIII亚结构域之间均含有一段保守的S/T-X3~5-S/T基序,该基序中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的磷酸化是激活MAPKK所必需的(Ichimura等2002)。目前D组如何发生磷酸化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