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菌种发酵辣椒酱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表2 菌种发酵辣椒酱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菌株接入盐渍辣椒汁和干辣椒混合体系发酵风味物质的比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

各辣椒酱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含量差异比较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P-KB样品中的酸类、酚类以及其他类相对含量均为最高,经过接菌后的5组发酵辣椒样品的醇类与酯类挥发性气味物质的相对含量都较P-KB(空白组)样品有所增加,其中PZ-2.371样品中挥发性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72.07%),最低的则是PB-1.3220样品(43.8%),酯类物质最高的样品是PB-1.322样品(38.35%),P-KB样品中的酸类、酚类以及其他类较其他样品相对含量均为最高。结合表2可得,接入菌种的样品组中乙醇是导致醇类物质上升的主要成分,PZ-2.371样品中乙醇的相对含量最高达到53%,其次是PL-1.555样品(41.7%),此外如异戊醇这类具有不良风味的物质较P-KB样品(14.85%)有所下降,但至于为何接如菌株后,乙醇存在大幅度上升,还需进一步研究讨论。酯类物质中增加幅度较大的有十四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十六酸乙酯等,其中十四酸乙酯又称肉豆蔻酸乙酯,是由肉豆蔻酸与乙醇酯化反应而来,具有有鸢尾油香气,并带有油脂气息[17],亚油酸乙酯还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