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芦荟大黄素及其金属配合物的UV(nm)主要数据》

《表1 芦荟大黄素及其金属配合物的UV(nm)主要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芦荟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200~600nm范围内对5.0×10-5mol/L芦荟大黄素和金属配合物的无水甲醇溶液进行UV-vis扫描分得到吸收光谱(表1)。芦荟大黄素在225和255nm处的吸收峰是由苯样结构引起的,285nm处吸收峰是由醌样结构引起的,429nm处吸收峰是由醌样结构中的C=O引起的。配合物中仍有4个主要吸收峰,吸收峰的形状基本保持不变,但吸收峰的位置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红移。可能是由于芦荟大黄素中的羰基参与配位,引起蒽醌结构中羰基电子云密度的变化,造成了配合物在500nm左右均出现一个新的弱小吸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