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民族语义标签:融合视觉风格和标签约束的少数民族服装图像解析》

《表2 民族语义标签:融合视觉风格和标签约束的少数民族服装图像解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融合视觉风格和标签约束的少数民族服装图像解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用语义标签的通用性和普遍性既表现了55个少数民族服装具有相同的基本款式结构,又体现了相同人体区域下各民族服装款式结构的一致性。然而,通过对各少数民族服装上身、下身和配饰等区域观察,不难发现少数民族服装按照不同民族的风格,具有特定的组合偏好,例如,包头和盖头不会出现在同一个民族,蒙古袍和满族旗袍也不会同时出现等。此外,部分民族由于地方区域的特点,具有大量相同的服装款式和配饰,例如珞巴族与佤族女性都穿筒裙,且有几何条纹图案;苗族、侗族、瑶族等民族女性都戴银冠,配银项圈;维吾尔族、保安族、东乡族等民族的女性都带盖头。因此,基于定义的通用语义标签,还定义了一些能够体现民族特征的语义标签,例如,满族的旗袍、大拉翅和高花底鞋,蒙古族的蒙古袍和藏族的藏袍等。通过归纳不同民族中相同的通用语义标签,并添加这些民族中带有民族特征的语义标签,定义了民族语义标签,如表2所示。表1和表2定义的语义标签是本文解析所用到的所有语义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