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强度折减法初始模型参数Tab.1 Initial model parameters for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表1 强度折减法初始模型参数Tab.1 Initial model parameters for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塑性铰线理论及强度折减法计算矩形钢筋混凝土板配筋率》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再使用强度折减法进行计算。将模型剖分为负弯矩钢筋混凝土层、正弯矩钢筋混凝土层和素混凝土层等部分,如图5所示。负弯矩钢筋混凝土层、正弯矩钢筋混凝土层的厚度均为0.09 m,中间素混凝土层的厚度为0.32 m。边界条件为四周固支,上下临空,并于顶部施加均布荷载。其中,负钢筋混凝土层和正弯矩钢筋混凝土层均采用整体式模型,将钢筋弥散于整个单元当中,视单元为连续均匀材料,且认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无相对滑移。素混凝土的抗剪强度,钢筋混凝土的等效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按式(13)、(17)和(18)计算,并假设钢筋混凝土的等效泊松比、密度、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满足式(24),结果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