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化学仪器:近代上海服装行业相关同业公会国货活动研究》

《表1 化学仪器:近代上海服装行业相关同业公会国货活动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近代上海服装行业相关同业公会国货活动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提倡国货,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国货。1928年,国货调查委员会议定的《中国国货暂定标准》[1],以工作者、经营者、原料来源、资本来源四项为原则,将国货标准分成了六等,为鉴别国货制定了依据,如表1所示。第一等国货要求:资本来源、经营者、原料、工作者皆属国人,即为完全国货;第二等国货要求:除可用小部分外国原料、聘用外国技师外,其余应皆属国人;第三等国货要求:除可借用外款、聘用外国技师外,其余应皆属国人;第四等国货要求:除可用大部分外国原料、聘用外国技师外,其余应皆属国人;第五等国货要求:国人经营,可借用外款、聘用外国技师、用小部分外国原料;第六等国货要求:国人经营,可借用外款、聘用外国技师、用大部分外国原料。即国货的标准是经营者必须是国人,原料上可用外国原料、工作者可聘用外国技师,资本上可借用外款,但股本必须全属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