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地方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表1 地方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地方品质与经济机会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基于CLDS 2016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新空间经济学中,“地方品质”指地理空间上不可贸易品的数量、多样性和质量,具体包括休闲娱乐等个人消费服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人工和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交通、信息、制度等基础结构等四个维度。在此,本文借鉴Trip[46]、周京奎[62]、喻忠磊[63]及张亚丽[64]等人对地方品质及城市舒适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科学全面性原则以及数据可得性原则,构建了地方品质综合评级体系,其中含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健康环境和基础结构等4个二级指标层和18个计算层指标(如表1所示)。其中“个人消费服务”主要指向餐饮、住宿、娱乐、家政等服务[65-66],在此选取的计算层指标包括和餐饮业从业人员、文化、体育和娱乐从业人员、公园个数、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等。“公共服务”主要指向教育、医疗、文体休闲等服务[67],在此选取以生均小学教师数、生均中学教师数、教育支出比重每万人拥有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等表征。“健康环境”主要指向本地的自然禀赋、自然环境及宜居性,在此选择地区PM2.5指数、绿地面积、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综合表征。“基础结构”主要指基础设施的通达性和交通运输、物流和信息网络传输的便捷性,以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铁路通达性和宽带互联网接入户数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