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3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少免耕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3可以看出,少免耕耕作方式下小麦亩产量比传统耕作高48.8 kg,增产10.27%,且穗粒数和千粒重较传统耕作分别增高2.5个和2.3 g,但较传统耕作亩穗数降低2.7万株,降低了5.6%。说明,少免耕耕作方式下小麦穗粒数多、千粒重高是小麦获得增产的主要因素。上述结果表明,少免耕耕作较传统耕作亩产量提高48.8 kg,增产10.3%,穗粒数和千粒重较传统耕作处理分别高2.5个和2.3 g。少免耕耕作能够有效降低0~20 cm耕层土壤容重,在小麦返青期、灌浆期、收获期分别提高土壤含水量4.49%、6.86%、7.88%,改善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了关键生育期土壤含水量,为小麦春季穗分化及后期千粒重提高提供了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