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济南市优化控制情景》

《表4 济南市优化控制情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气污染防治综合决策支持技术平台典型城市应用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边际单位成本曲线代表了每种污染物控制技术的最优化组合,效益最高的控制技术会作为策略寻优的首选.如图7所示,VOCs和SO2的单位控制成本在削减率低于60%时比较平稳,之后随着控制力度的加大而急剧上升;当NH3和NOx的削减率均低于40%时,前者的单位控制成本低于后者,因此尽管NH3的单位控制成本在PM2.5前体物中最高,但当VOCs和NOx的成本远高于NH3时,在要求更高的减排需求情况下也需要考虑对NH3进行控制;SO2和一次PM2.5的单位控制成本明显低于其他污染物,因此会成为优先控制的污染物.经过策略寻优反算后,选取前10个达标控制情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SO2、NOx、VOCs、一次PM2.5的减排率分别为45%~50%、20%~22%、42%~45%、58%~61%,各污染物的控制范围差距较小,均未超过边际单位成本曲线拐点(见表4);每个情景中NOx和VOCs减排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污染物,鉴于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之间的非线性响应关系,PM2.5浓度下降率可能不会随污染物控制比例的增加而单调升高.在目标污染物达标情况下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将控制情景1作为大气污染防治优化减排策略(简称“优化策略”):SO2、NOx、VOCs、一次PM2.5排放量相对于2017基准年分别减排46%、20%、42%、60%,周边城市的污染物减排策略与“十大措施”减排策略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