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沙尘暴出现的站点、持续时间、最低能见度和瞬时大风》

《表1 沙尘暴出现的站点、持续时间、最低能见度和瞬时大风》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巴彦淖尔市一次冷锋过境引发的强沙尘暴天气过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巴彦淖尔市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少、蒸发量大,尤其春季土壤含水量低,地表裸露,草木稀疏,是西路、西北路和北路冷空气常经之地,也是沙尘暴的多发地区[1]。阴山山脉位于本市的中部,北部是荒漠化草原,干旱少雨,南部是河套平原。在巴彦淖尔市的上游地区有西北最大的沙尘暴多发带[2]和沙源地,如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河西走廊沙漠带等。2019年5月11日16时至12日05时,巴彦淖尔市出现了大风、沙尘暴天气(见表1),导致能见度降低,黄沙弥漫,交通受阻,空气质量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大风破坏了部分地区的农业拱棚,还导致大棚作物受灾、大田地膜受损,北部牧区部分围栏损坏、牲畜受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公众对环境要求的提高,沙尘天气的研究及气象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目前对强沙尘暴的预报技术水平较低,还做不到提前几天发布预报预警气象信息,一般是在监测过程中发布临近预报。因此,找到适合本地的沙尘暴预报预警指标迫在眉睫。姜学恭[3]等人研究发现地面大风、大气层结不稳定和沙源是沙尘暴发生的必需条件。触发沙尘暴的天气系统中,冷锋过境远大于气旋发展。贺哲[4]在“2006年3月末河南一次沙尘暴过程的天气成因分析”中指出:冷锋不仅是静力不稳定能量的触发系统,而且锋区内还存在对称不稳定,有利于垂直运动进一步加强,将沙尘输送至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