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器官芯片的主要进展总结》

《表3 器官芯片的主要进展总结》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器官芯片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工程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 A代表微流控芯片本体,B代表细胞/微组织,C代表微传感器,D代表微执行器.

本文综述了器官芯片的现状,主要包括其发展历程、结构组成、制备方法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器官芯片的出现依赖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和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器官芯片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平台,可在体外构建疾病(或正常)模型,用于模拟体内的器官单元.相比于动物模型和基于培养皿的细胞培养方法,器官芯片具有便携性、高通量、可模拟在体微环境等优势.器官芯片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结构,本文通过查阅和综述现有文献,提出集成度较高的器官芯片包括4个要素:微流控芯片、细胞/微组织、微执行器以及微传感器.其中前两个要素是器官芯片的必要构件,而微执行器和微传感器则可显著提高器官芯片的集成度,使其具有更多的功能,同时对器官芯片的制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器官芯片的制备方法根据其材料和结构不同也有不同选择,其中3D打印法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快速、可一体化成形的优势,在器官芯片的制备中具有很大潜力.器官芯片近几年发展迅速,在研究疾病发病机理、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器官芯片还可推广应用到环境检测、食品药品安全检查等领域(表3).近几年相关的科研论文和原型产品蓬勃增长.但总的来说,器官芯片目前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其发展仍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