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方差膨胀因子:预处理温度对剩余污泥碱性发酵性能的影响》

《表2 方差膨胀因子:预处理温度对剩余污泥碱性发酵性能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预处理温度对剩余污泥碱性发酵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小写字母不同代表差异显著(p≤0.05),图2、表3同。

通过检测可知,未投加预处理剩余污泥时4个发酵系统中SCFAs产量约为2 240.12 mg/L,由图2(a)可知,投加预处理剩余污泥后发酵系统中SCFAs发生显著变化,最高SCFAs为2 852.27mg/L(50℃),最低SCFAs为1 566.25mg/L(90℃),温度预处理的剩余污泥碱性发酵系统SCFAs产量显著高于单纯碱性发酵系统(195.312 mg/g)[4]592,[12-13],也高于单过硫酸氢钾(PMS,716.72 mg/L)[11]11、CaO2(800 mg/L)[14]、HCl(114.2 mg/L)[9]58发酵系统,可见,温度预处理能够有效提升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酸性能,但过高的预处理温度降低了SCFAs产量。同时由表2可知,SCOD中的SCFAs质量分数随着预处理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这可能与各发酵系统中的产酸菌不同有关,50℃剩余污泥发酵系统中富集了大量的梭菌科(Clostridiaceae)、热袍菌科(Thermotogaceae)等产酸菌群[6]370,因此本实验中50℃剩余污泥发酵系统的SCFAs积累量高于其他发酵系统。由图2(b)可知,预处理温度对SCFAs成分也会产生影响,乙酸和丙酸是剩余污泥发酵系统的主要产物,50℃剩余污泥发酵系统中乙酸质量分数达到53.46%,高于单纯碱性发酵系统(49.8%)[4]592,低于PMS发酵系统(75%)[11]11,90℃剩余污泥发酵系统中乙酸质量分数仅为28.98%。50℃剩余污泥发酵系统中丙酸质量分数最低,为22.31%,90℃剩余污泥发酵系统中丙酸质量分数最高,为35.45%。可见,适宜的预处理温度能够提高发酵系统的丙酸转化率。正丁酸、异丁酸、异戊酸等差异较小,但是正戊酸随预处理温度升高先减少后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