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泥石流预警等级与其对应的混合物密度》

《表1 泥石流预警等级与其对应的混合物密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GIS的西南地区泥石流灾害预警报系统的构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泥石流一般发生在较小的流域内,小流域泥石流的形成过程通常包括两个水土耦合过程:一是降水与坡面土体耦合以致部分坡面土体失稳;二是流域径流与失稳土体耦合形成泥石流[6]。泥石流是具有一定容重的水土混合物,容重代表着泥石流含有固体物质的多少,是泥石流的重要特征值之一。水土混合物的容重越高,表明降雨造成的松散固体物质总量越丰富,泥石流发生概率越高,因此可以通过水土混合物的容重值对泥石流发生的概率进行预警报。系统基于这一理论,利用流域内失稳土体和径流耦合后的混合物容重值进行泥石流预报。自然界中的泥石流容重一般在1.1g/cm3-2.3g/cm3,将其划分成泥石流容重参照区间(如表1)。根据水土混合物密度ρ所落的参照区间,判断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和预警等级,ρ的最终表达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