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中国和高加索面孔不同兴趣区、情绪类型面孔》

《表2 中国和高加索面孔不同兴趣区、情绪类型面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本族和异族面孔表情注视的差异性:来自眼动的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面孔兴趣区(眼睛、鼻子和嘴)注视时长采用3(面孔表情类型:积极、中性、消极)×2(面孔种族:中国、高加索)×3(兴趣区:眼睛、鼻子、嘴)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兴趣区的主效应显著,F(2,114)=43.86,p<0.001,ηp2=0.73,鼻子的注视时长(M=1.62 s,SD=0.60 s)显著长于眼睛的注视时长(M=1.49 s,SD=0.61 s),眼睛的注视时长显著长于嘴部的注视时长(M=0.79 s,SD=0.36 s)。面孔种族与兴趣区交互作用显著,F(2,114)=31.96,p<0.001,ηp2=0.55。经简单效应分析,在亚洲面孔条件下,眼睛和鼻子的注视时长显著长于嘴部的注视时长,F(2,56)=50.64,p<0.001,ηp2=0.71,鼻子和眼睛的注视时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高加索面孔条件下,鼻子的注视时长显著长于眼睛的注视时长,眼睛的注视时长长于嘴部的注视时长,F(2,56)=94.58,p<0.001,ηp2=0.79。面孔表情类型与兴趣区的交互作用显著,F(4,228)=6.88,p<0.001,ηp2=0.30。经简单效应分析,在积极[F(2,56)=30.93,p<0.001,ηp2=0.59]和中性[F(2,56)=67.22,p<0.001,ηp2=0.73]面孔条件下,眼睛和鼻子的注视时长都显著长于嘴部的注视时长;在消极面孔条件下,对鼻子的注视时长显著长于眼睛的注视时长,对眼睛的注视时长显著长于嘴部的注视时长,F(2,56)=94.22,p<0.001,ηp2=0.81,不存在其他主效应或交互作用,详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