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学科在线教学各因子变量及问题》

《表1 不同学科在线教学各因子变量及问题》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学科在线教学满意度及持续使用意愿——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在2020年2—3月进行的全国范围在线教学基础调查后形成的《疫情时期大学生线上学习调查分析报告》(简称《线上学习报告》),来自334所高等学校的13 997名教师、256 504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调研。从“在线教学情况调查”教师卷和学生卷数据库中,提取与在线教学满意度相关的全部数据。数据主要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师生的基本信息。被调查师生中,男性有116 487人,占43%;女性有154 014人,占57%;东部地区高等学校师生117 479人,占43%,中部地区111 216人,占41%,西部及其他地区41 806人,占16%;研究型大学师生5 050人,占2%,一般本科高等学校24 9531人,占92%,高职与其他15 920人,占6%;公办高等学校师生209 608人,占77%,民办及其他院校60 893人,占23%;纯软科学师生57 644人,占21%,应用软科学83 990人,占31%,纯硬科学31 153人,占12%,应用硬科学97 714人,占36%。第二部分是不同学科使用在线学习影响因素的各项满意度认知测量,共33个题项,测量的变量共5个维度:感知有用性(11个题项)、感知易用性(3个题项)、外部环境(10个题项)、教学满意度(7个题项)、持续使用意愿(2个题项),前三者为潜在自变量,后两者为潜在因变量,其中感知有用性对应的潜在变量为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其余对应变量及问题条目详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