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2005—2018年滹沱河上游地区不同服务功能的价值变化》

《表6 2005—2018年滹沱河上游地区不同服务功能的价值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滹沱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6可知,单项功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原材料、食物生产、娱乐文化。其中,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服务功能贡献率高达62%,这与研究区内五台山区较高的植被覆盖率有关,高植被覆盖率与研究区土壤形成与保护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正相关关系;原材料、食物生产和娱乐文化的生态服务功能贡献率仅占13.8%,这主要是由于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有3个国家级贫困县,山地、丘陵地貌为主的自然条件导致开发利用难度大,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娱乐文化功能开发不足。从时间演变来看,2005—2010年原材料和娱乐文化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呈增加趋势,其余均为减少的发展态势,其中废物处理和土壤形成与保护减少最多;2010—2015年,只有食物生产功能增加,其余均为减少趋势;2015—2018年所有服务功能均呈减少趋势。这与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相关。总体而言,2005—2018年土壤形成与保护和废物处理功能价值减少最多,分别减少了59.17×106元和44.43×10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