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 9 9 2—1996年期间我国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规模(1)》

《表1 1 9 9 2—1996年期间我国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规模(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流变及发展趋势》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1992—1996年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从9765万人增加到13028万人,累计转移3263万人,年均增加816万人,实现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从22.29%提高到28.77%。(2)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这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出现了快速下降趋势,从1991年—1996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从59.7%下降到50.5%,5年间下降了9.2个百分点[13]。由于外向型经济的加快发展,从区域分布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出就业的农业劳动力表现出明显的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特点,据统计,到90年代后期,在省际迁移的人口中,选择迁入东部地区的人口比例已经上升至76%[18]。与此同时,随着农业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我国城镇化建设也取得了较快发展,1992年—1996年期间,中国的城市化率由27.46%提高到30.48%,这期间,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详见表1)